2017年8月9日 星期三

自戀父母的特質

毒性自戀父母的特質可能以上百種不同的方式呈現,無法列出特徵,以下幾點描述出典型的自戀父母。

1)自戀者父母對孩子的成功有所有權

自戀父母自己喪失被認同的機會,期望能成功的未竟事項,讓他們覺得有必要指導子女,換句話說,目的是自戀父母本身需要受到關注和被外界認可,這會像是一種不成文的「單向」協議,父母覺得孩子們違背了這個協議時,他們會覺得被不公正地對待和背叛了,如果孩子無法滿足這些不言而喻的需求,父母可能會從極端的蔑視、憤怒、怒罵,冷戰,或給予心理甚至身體上的虐待。

在他們的腦海裡,他們堅信「自己為孩子的成功犧牲了一切」,當孩子們成功的時候,父母往往會邀功,例如,如果一個孩子的成就被祝福或認可時,自戀父母可能會回應「他遣傳我會念書的特質,當我的和他一樣大時,也是班上成績最好的。」或者「我總是陪他在冰球練習場度好幾個小時,每天早上起床,帶他去練習,努力工作也是確保他能擁有最好的裝備。」白話的說是「我為我的孩子犧牲,還不是因為有我,他們不可能在哪裡,所以我才是真正值得讚揚的人」。

在某些情況下,自戀父母甚至會嫉妒孩子的成就,這讓人很困惑,這些孩子雖然在追求父母期許的目標,但是當他們意識到成功時,他們反而有衝突的情緒。 

2)自戀父母無法同理與情感連結

自戀父母的個人需求是如此壓倒性的占具所有的位置,以至於他們對於他人需求的認知極少,這也意味他們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上有極大困難的,他們自己的感受和未滿足的需求,幾乎掩蓋所有事情,思考一下!當你發現自己處於情緒動盪時,要如何感覺他人,並能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好像不太行!據統計,自戀父母很可能也是由自戀父母養成的,無法給予他們所需要的「無條件的愛」,結果,當這些孩子有自己的孩子時,往往也困在這個循環,因為他們也只不斷關注自己未滿足的需求。 

3)自戀父母常常情緒勒索孩子

只要孩子夠順服,自戀的父母就會比較放縱及親切;面對不服從時,他們可能會生氣,父母依據孩子的行為給愛,這種不一致或不可預測性往往會導致子女情緒上的不安全感和共依存(co-dependence)。父母需要孩子讓自己感覺好,相反的,如果父母感覺不好,孩子對他們也有責任。

孩子常在被認同與懲罰間搖擺而感到混淆,這些混亂的訊息導致一種背叛的感覺,給予他們「愛和安全」的人同時也是「剝奪」的人,非常不平衡的自戀父母經常批評孩子,他們的說法是「想幫忙」,因為他們知道什麼對子女才是最好,傾向於作出貶低的評價,(編:「我罵你也是對你好!」的說法,簡直打到千千萬萬個華人家庭「不打(罵)不成器」)也會利用偏袒兄弟姐妹或在同學友人間作比較來操弄,他們會不斷讚揚一個孩子,列出所有的好處,這意味著另一個孩子不配或不能比擬。(編:利用比較來分化兒女)

這些孩子覺得自己需要得到愛,但這種愛比較取決他們的「成就」之類的,由於童年時期不穩定的情緒波動,當他們成年時,也會認為若不遵照對方的期待,擔心會被拋棄,所以為了確保他們的需要,他們經常認為自己的主要作用是「照顧」他們的配偶、伴侶、父母、朋友或雇主。(編:你若有自戀父母,你可能也會因為習慣類似的對待及互動,落入與有自戀傾向者的關係) 

4)自戀父母就是要「控制」

自戀父母控制孩子的行為,告訴他們應該如何感覺、做出什麼行為及做什麼決定,結果會讓這些孩子從來沒有發展自己真正的興趣,因為總是被告知他們的偏好應該是什麼,這種方式,孩子能自主的空間很少,隨著孩子成長,自然會想要追求自己的個性、獨立性和發展出人我界限,然而孩子的「獨立」卻是自戀父母的威脅,因為他們會「不被需要」了。

記住,孩子是自戀父母的「自戀供應」和「自尊」來源!所以為了維持現狀,他們會訴諸各種控制行為和控制機制,去強化子女的服從和防範「自主權」,那以下常見的控制行為與機制是什麼?目的就是要讓子女持續滿足他們的需求。

1.利用罪惡感:「我還不是為你犧牲才OOXX…」讓子女覺得自己好像虧欠父母,所以應要感念及讓父母開心或服從他們的期待。(編:過份強調孝道感覺也很像這個)
  
2. 共依存關係:「我需要你,我沒有你怎麼活啊!」孩子經常被阻止擁有自己的關係或友誼,因為它威脅到他們在父母生活中的地位,孩子們對父母的幸福和福祉感到有責任,透過罪惡感更容易被操縱。(編:像是婆婆和媳婦爭寵的八點檔劇情,就是因為先生和婆婆剪不斷裡還亂的關係)

3 .目標驅動的控制:「我們必須共同努力實現共同的目標」,這些目標通常是父母的夢想與熱情,孩子是用來為他們實現他們期待的,子女覺得沒有活在父母的期待裡,會讓他們失望,並且也相信去實現這個目標,會讓他們得到強烈渴望已久的愛。
4.明確控制:通常自戀傾向的父母會使用更微妙或不太明顯的控制或操弄手段,但有些人可能也會明確地說「服從我!不然就懲罰你」。孩子應該遵守他們被告知的行為或規範,否則會讓父母生氣、表現冷漠、暴力或是孩子自已產生內疚、差恥的感覺。
5.收回愛(有條件地給予愛和關懷):「你值的我的愛,因為你的行為符合我的期待」,只要孩子能受控制,父母就會給愛,反之就會收回,孩子因為擔心父母的愛被收走而猶豫不決,他們寧可埋葬和否認自己的需求,進而也讓他們的自我及獨立性不足,為了獲得愛,他們覺得有必要成為父母期待他們成為的樣子。
  
6.情緒亂倫的控制:自戀父母經常利用孩子來滿足他們生活中其他沒有被滿足的關係,事實上,孩子們往往會處理成年人的問題,或是被放到父母親的對立關係裡,這種控制會說「你才是我真正的愛,我生命中的熱情和最重要的人,我們一起對抗世界」,這迫使孩子去做困難的決定去選邊站。(編:自戀父母會分化家庭關係,父母一方與子女或是手足間)

如果看完以上,你感到心有慼慼焉,頓時想不到什麼是正常的父母親,「無條件的養育」(unconditional parenting)應該是非自戀父母自戀父母最明顯的差異,能夠無條件愛孩子的父母,更傾向接納孩子本身,而不是依照孩子的行為或是成就而定,這樣做的目的是為支持孩子的「自我意識」且提供充分發揮自己潛力的空間,不是基於懼怕挫敗或擔心父母失望。

因此,無條件養育目標是給「愛」而不是為了獲得到什麼而努力的,作為一個孩子,你只因為存在就值得被愛了!  

文章出處:http://www.positive-parenting-ally.com/narcissistic-parents.html

2017年8月3日 星期四

如何與自戀者共處 How to Stay with a Narcissist

與自戀者維持關係會是個挑戰,提供以下的秘訣,幫助您維繫自戀者的關係,你將會意識到這些秘訣相互矛盾;因為與自戀者保持長期關係本來就是一件矛盾的事。


首要了解到與自戀者的關係規則不適用與一般人,以下建議將幫助您與自戀者保持密切(不敢說親密)且持續關係:


  • 確保你與自戀者站同陣線:為鞏固他的信念,維持單向(one-side)的關係,他有權擁有一個理想中的妻子、孩子等,要能在雙重標準和具表演性質的生活中感到安適。


  • 不可要求他分擔家務或育兒的責任:你得願意獨自承擔這些,事實上,你還得確保在關係裡各個領域都能一肩扛,不要指望這個關係能夠五五分帳,你更真實地被期待,他需要你提供百分之百甚至更多的情緒能量或者剝奪你的自我認同。


  • 必須可以作為海綿或垃圾桶來吸收他的怒氣和羞愧感:當他需要一個可以傾倒消極情緒的地方時,請確保你「隨時」可以傾聽、理解、原諒並同理他的憤怒。


  • 放下你的需要包括想被傾聽、認同和被尊重。


  • 要能在不直接和不完整的溝通裡感到舒適:學習從容面對他會「冷戰」或「裝神弄鬼」,不要指望可以好好對話,而是學習成為一個被冗長謾罵俘虜的觀眾,並且絕不問任何需要「具體答案」的問題,更不需要勞駕你的伴侶投入或同意,可以自己解決問題。


  • 不要奢想能獨立自主:向自戀者確認你的想法是否正確或有智慧,畢竟他是個專家,總是知道什麼是最好的,事實上,就是建議你可以完全避開為自己設想的念頭!


  • 擁抱充滿背叛的關係:你的自戀者會背叛你,未必是性方面的,但它將是一種或更多種形式,是特別針對你具體敏感或脆弱的部分設計的。


  • 意識到你和自戀者對「愛」的解讀和理解不同:對自戀者來說,當你是一個安全穩定的自戀供應來源時,就會有「愛」,自戀者告訴你他愛你時,這意味著你提供了穩定的自戀供應(narcissistic supply)來幫助他感覺良好,自戀供應能讓他的情緒穩定,自戀供應的典型形式包括性、權力、控制、單向的關係、毋須負責任、讚美、對方的屈服、崇拜和其他個人特有的要求。


  • 失去自己:成為他要你做的那個人,沒有你本來的個性,為了做到這一點,讓他的話和行動說服你,你的價值都奠基在他的話語裡。


  • 學會脫離你的情緒:與一個不能與你同在的人、看見真實的你和關心你的感受,或是看重你的個體性讓他非常痛苦,你得透過解離痲痹自己的情緒,要一直感受來自未滿足關係中的負向情緒實在太困難了,希望與自戀者保持靠近的首要目標就是練習情感麻木。


  • 準備和願意當他憤怒的代罪羔羊:自戀者總是生氣 - 他們會暗中或公開地表達出怒氣,坦然接受他會將怒氣歸咎於你,即使他因為另一個原因而生氣,你也願意嘗試為他解決問題,使事情變得更好,要意識到自戀者的關鍵特徵就是他長期地在生氣。學會適應這個現實。


  • 和寂寞共處:與自戀者的關係是一個非常孤獨的旅程,生活中情感剝奪得越多,你將能適應得更好。


我必須警告你,如果你決定想要有健康的情緒、設定界線、為自己發聲,就不要按上述建議,你與自戀者的關係就可能不會持續。因為自戀者需要「自戀養份」,如同你需要「愛」一樣,如果你不是一個好的供應來源(因為這些提示是為了確保你能成為理想的自戀供應源),那麼你將會失去這個關係,但對於某些人來說,這個想法(指失去關係)可能是非常有毀滅性的,寧可和一個沒肩膀,自我沉溺,冷漠,充滿情緒失調行為的人相處。

文章出處:http://healthblogs.online/2017/03/14/how-to-stay-with-a-narcissist-2/

編:看到最後才發現是反串文,難得有不同的描述方式。

自戀者最大的恐懼 Narcissists’ Greatest Fear

雖然自戀者總表現優越、特權和自誇,但在他們膨風的生活裡的最大恐懼是- 他們只不過是個「平凡人」。對自戀者來說,他人的注意力就像是氧氣。自戀者深信只有特殊的人才會受到關注。對於自戀者來說,普通百姓(即幾乎每個人都不值得注意),所以當個「平凡人」會讓他們不值得被聚焦,會讓他窒息,自戀者是需要感到自己的獨特與優越,對於自戀者來說,「平凡」卻是「特別」的相反。進一步來看,自戀者害怕脆弱、老化、失敗、疾病或被拒絕,這會動搖他們的信仰(相信自己是特別的)。山姆·瓦金(Sam Vaknin,一位承認自己是自戀者的作者)說,當他感到侮辱或被剝奪注意力時,就像看到自己死了或被分解。

這就是為什麼自戀者極力建造和保護自己的形象,沒了光彩奪目的形象,他們擔心別人就會看到他的真面目,而不是他們想要或假裝的樣子。對於大多數的自戀者來說,他們的缺點和表象的任何一瞥都是短暫的。自戀者築起的牆很厚,為了維持魅力的防衛機制很迅速,只有少數自戀者會在極小片刻面對到真相,面對任何威脅,自戀者會上緊發條讓防衛機制接手,接著抨擊和貶低他人,同時澎脹和放大他的自我,他才是「最公平的」。

自戀者不願意承認,更不用說會接受,人們是會犯錯的,會存疑、不完美的,有時感到孤獨,傷心和覺得自己不好的這些說法。對自戀者而言,犯錯或自我懷疑,意味著他是不合邏輯的、劣等或虛弱的,自戀者也會覺得被普世真理所冒犯,大多數人也不喜歡,但我們大多數人都接受:「我們都有局限性,我們會失去,總會有人更好,更豐富或更漂亮。我們不會總是得到我們想要的一切」,自戀者受到情緒和本能的驅動,生活在持續地備戰狀態,他們覺得必需專注在每一個潛在的挑戰,利用每一個機會,並贏得每場比賽。

如果這樣的存在聽起來很累人,那到是真的。但自戀者是專家,將其內心世界的裡的困難和不愉快利用他們周圍的資源來消除。他們利用投射、操弄、貶低、恐嚇和霸凌。這就是為什麼自戀者身邊的人往往比自戀者更加疲憊。諷刺的是,一個真正的「優越」的人根本不需靠貶低、侮辱他人來不斷地提升自我。

「弄懂自戀者可以讓你真正地釋放」
「明白他們總是疲於奔命又無法停下來的原因讓你對他同情」
「知道他們深層的剝奪感和恐懼感,讓你理解他的無力感,能夠同理和共處」
「辨識到他的恐懼,幫助你了解他們的自戀憤怒可能僅由單純平凡的事件所觸發」
了解自戀者擔心被視為「平凡人」的恐懼,可以幫助你盡量避免觸發地雷,儘管自戀者有這麼多的地雷,真的很難避免踩到,然而,可能的是,誠實地問自己是否值得以任何代價在不健康的自戀者身上多花費一分鐘。


文章出處: http://healthblogs.online/2017/06/10/narcissists-greatest-fear/